- 欢迎光临中国水果进货网10年老站!
- 会员登录
- 注册会员
- 客服QQ:99628038
- 用户交流裙3:334812283
- 采购经销商裙:226330933
新品种需要新技术 核桃产业别走入误区
【导读】
近年来,政府部门大力扶持核桃产业,广大农民也把种植核桃作为增收致富的新门路,加上这几年核桃价格看好,更调动了大家发展核桃种植的积
但核桃从种植到成树挂果,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很多农民认为种植核桃不需要技术,但很多核桃新品种在种植五六年止呕后,树长得很大很壮,但挂果很少,摇钱树并没有摇来钱。蒲城县荆姚镇雷芳村的刘忠义种植了3亩核桃新品种——西洛2号,已经挂果三年了,但挂果量很少,产量上不去。在十八届杨凌农高会上,他专门找果树专家咨询核桃新品种的管理技术,想让他已经种了六七年的核桃园能有效益。
刘忠义:我种了有3亩,挂果三年了,冠径七八米,直径最大的十几二十公分,密度比较大一点,我现在那还谈不上什么产量,苗子好的坏的差别比较大一点,现在形成的问题是原貌不整齐,亩收入还不高,产量还没有形成。
通过果树专家的讲解,老刘收获很大。他说,听专家讲核桃管理技术,才知道了核桃形不成产量的原因,是他把核桃新品种当作过去的老树种来管理,想着只要树长大了,自然挂的果子就多了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、专门从事核桃新品种研究的果树专家刘朝斌说,核桃产业是朝阳产业,在我省渭北塬区、黄土沟壑区及秦巴山区,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,但近些年来,核桃产业发展走入了一种误区。
刘朝斌:现在从上到下一步就是发展的热潮很高,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,普遍的问题就是,大多数裙众,包括干部、 干部、甚至技术干部都认为,核桃这是一个懒庄稼,栽到那里就不用管了,困为他们祖祖辈辈看到栽到场里、院子里的核桃树,都没人管,年年都结核桃,所以他现在栽的新品种也栽到那里,没人管,最终五年以后,十年以后没有赚到钱,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。
目前,核桃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广大山区、渭北塬区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,但盲目发展核桃,特别是管理技术跟不上,已经让很多农民吃了亏。
刘朝斌:我们现在发展的都有是新品种,有的在农田里种着,新品种比较娇气,一定要良种良法,新品种结果量特别多,个大皮薄,但是要求的肥水条件要特别好,最终导致的十年、二十年没有效益。
刘朝斌说,在我省核桃主产区商洛,年年都会发生相邻的两个核桃园子,一个核桃挂满园,而另一个却廖若晨星。经他实际调查,就是农民忽视了核桃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的技术管理,比如说在开花和幼果期,一定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,但很多农民却对此并不了解。
目前,栽植核桃新品种的农民很多,而新品种一般在成树后,第二年就会挂果,五年到二十年之间,挂果量最多,随着树势越壮,产量越高。
在我省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,存在的另一个误区是,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认识不足,特别是这几年,对新品种的推广,缺少良种良法引导,裙众自育品种的现象很多,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混水摸鱼,在裙众对新品种辨别不清的情况下,年年改头换面,推出新品种,这也让很多人上当受骗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专家刘朝斌:大多数裙众就是自育苗木,他就到处卖,也有一些不法商贩,乘着裙众对新品种认识不来,每年换一个新品种,有些纯粹就是骗人的,你像这8518,不用嫁接就结核桃,把裙众误导了,很多裙众栽了七八年了,没有产量,才找出原因,但是七八年已经过去了。
新品种要有新技术,一定要改变核桃树不用管理的认识误区,同时,发展核桃新品种,不能盲目引进新品种,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或在专门的果树苗木繁育基地引进新品种,这样,才能让我们的核桃产业健康发展。